科技创新是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专精特新公司发展的关键。重庆东科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科模具),就是一家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专门干高端精密压铸模具生产制造,其产品大范围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5G通信基站、新型储能产业等领域。
目前,该公司已拥有专利99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取得科学技术成果25项,其技术中心被认定为重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重庆市工业设计中心。
“我们结合市场部市场订单成立专项小组进行开发设计‘新能源电机中间壳体模具’,有效解决电机中间壳体在压铸过程中模具快速更换、易产生气缩孔问题,并满足产品外观及内部质量发展要求、达到高效量产的结果。”公司负责人范晓澜说,强有力的技术开发能力支撑,让公司在遇上问题时,能迅速解决、打破阻碍。
东科模具不竭创新动力的背后,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其打造的产学研模式。据了解,作为重庆市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公司先后与上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等开展校企合作,在企业内部建设博士工作站、教授工作室,并挂牌研究生、本科生实训基地,建设技工人才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在模具及铸造关键研发技术、人才引进、技工人才教育培训等方面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其中,东科-江南职校产教融合生产实训基地开创了技工储备人才教育培训新模式,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学生近3年共毕业406人,其中135人参加对口升学考试,271人分别就业于装配钳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模具工程师等岗位,就业率达95%,学生稳岗率在90%以上,为相关行业发展注入大量人才。
“校企合作给公司能够带来了储备人才力量支持,这些学生通过进入企业后的淬炼,慢慢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形成具有东科特色的人才体系的重要一环,让我们能逐步的提升研发能力,将产品做得更精、更专,将‘东科’这个品牌立住,并推得更广、更远。”范晓澜说,“这离不开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江津区政府部门多措并举,送政策送服务上门,助推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江津区税务局联合工商联、科技局、园区等部门,通过宣讲会、座谈会、网上直播等形式,聚焦企业研发、技术创新需求,讲解最新税费政策,辅导企业申报享受税费减免,让各项税惠政策和创新服务举措及时惠及企业,助力创新型成长型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助力江津区科学技术创新工作向好向快发展。
截至目前,江津区已累计创建市级专精特新企业 235 家,国家小巨人企业22家。在科学技术创新这条路上,全区正昂首向前,江津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宏)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全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1公斤DNA便可以装下全世界数据。”日前,北京大学张成、钱珑联合研究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行“印刷”DNA存储策略,成功将信息打印在DNA分子之上,犹如在白纸上批量印刷信息。
日前,国仪量子发布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该系列新产品不仅具备AI功能,还将关键核心指标——信噪比提至全球顶配水平的10000:1,取得顺磁共振波谱学领域的重大突破。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趋势。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怎么样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银线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非常明显效果。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度的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减少相关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